首页
>征集出版>编研出版
一战华工的血泪远征

发布时间:2024年07月04日 14:06

信息来源:威海市档案馆

浏览次数:

维克多·雨果说过:“永远不要忘记周年纪念日,开展纪念日活动,如同点燃一支火炬。”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0周年,谨以此文点燃这支火炬,讲述华工们万里赴戎机的故事。

墓碑组图

在法国郊外的公墓里,埋葬着许多献出了宝贵生命的一战华工,他们的墓碑上均刻着“流芳百世”“勇往直前”“鞠躬尽瘁”“虽死犹生”等中文字样。有的墓碑上刻着他们的名字,有的则只有一串数字——华工编号。这些墓碑大多朝向东方,那正是他们永远回不去的祖国的方向,是众人心中不灭的乡愁与归途。

他们是谁  又为何背井离乡

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在欧洲上空弥漫,远在东方的中国,威海这片静谧的海滨小城,正悄然成为世界历史舞台上的一个重要驿站。

应募的数万华工背井离乡,漂洋过海,远赴欧洲,为拯救协约国的命运而出生入死。他们在战争的后方,承担着最为艰辛和危险的工作——修筑战壕、运输物资、清理战场……凡战争所需,几乎无处不在、无所畏惧。但战场的硝烟、恶劣的环境和繁重的苦工,威胁着他们的生命,也磨灭了他们的希望。许多人在异国的土地上悄然离去,未能再见到故乡的山川和亲人的面庞。

一战华工死亡名录档案内页

“血洒欧西壮世运,魂返祖国挽神州。”这是1919年华工回国前为死难同胞举行的追悼会上挂起的挽联,横批是“流芳百世”。而现实则让人痛心——这些幕后英雄用汗水和血泪书写了一段伟大的历史,他们在异国的奉献影响了战争的进程;但当战争的硝烟散去,他们的名字却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,被后人轻易地忘掉了!

为什么是他们  最佳招募地——山东威海卫

1914年,一战爆发。当战争的阴霾笼罩着欧洲大陆时,战场上的人力需求变得异常紧迫。欧洲各国的劳动力纷纷被征召入伍,工厂重启、战壕修筑、物资搬运、后勤补给……都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。于是,协约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中国,希望从这个东方大国获得支持。而中国“以工代兵”计划的提出对协约国正是雪中送炭,其时作为英国租借地的威海卫则成为最理想的招募基地。

梁士诒建议中国参战的便条

招募的华工均要经过严格体检才能被录取,之后还要经过照相、签订合同、发放衣物等环节。为了吸引更多人报名,华工的报酬会有一半由亲人在国内领取。体检合格录取者会给予一个身份编号,详细登记在册,订立合同。为便于管理,这个号码用机器打在铜片上,卷成手环状,套在手腕上,待三年合同期满回国时才能取下。

英国军官检查华工的身份编号

他们此次远征的任务不仅是修筑战壕、搬运物资、运输补给,还包括救护伤员、处理废墟,甚至还要在前线进行危险的工程抢修。这些工作看似平凡,却是协约国胜利的基础。

华工赴欧路线图

血泪见证 血洒欧西壮世运

对于这些来自中国底层的劳工们,远赴欧洲的旅程是一次未知的冒险。在长途的海上航行中,他们经历了艰辛与挑战,有些甚至在抵达前便染病身亡,葬身大海。而那些最终抵达欧洲战场的华工们,以无比坚韧的精神,承担起了战场上繁重且危险的工作,在前线和后方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
在战壕中,他们冒着炮火,昼夜不休地修筑和维护战壕;在物资运输线上,他们肩扛手提,确保前线的供给不断;在后勤基地,他们的双手不停劳作,为战争机器的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正如《泰晤士报》所评,“现代战争即现代工业”,除前线部队外,后方“还有另一支军队,其武器则是镐、铁橇、铁锹和滑轮车”。显然,一战华工正是这样一支队伍,尽管他们未得到士兵的待遇和应有的尊重。

1918年《东方杂志》曾这样描述山东人:“彼等于旅行途中,能忍风霜雨雪之苦,敝衣褴褛,毫不介意,背负大粗布之囊,内储自制馒头,约数十余日之量。遇食时,则憩息路旁有井水之地,汲井水而食馒头。其唯一佳肴,则以铜板一枚,购生葱伴馒头而食之,入夜不肯投宿客栈,常卧于人家之檐下。一旦从事工作,不辞劳苦,不避艰难,虽酷热严寒,彼等亦无感觉,惟孜孜焉努力于劳动而已。”基于山东人良好的体格和品性,山东成为招募重点区域。1916—1918年,英法共招募超过14万华工运送到西线战场,其中山东人不少于8万人。

推独轮车载重前行的山东人

无数眼泪、汗水和鲜血换来的也有来自世界各方的高度赞扬,1917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、法军元帅福熙曾评价:“华工是世界一流工人,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。他们在现代炮火下,可以忍受任何艰难,保质保量完成各种任务。”

硝烟散去 被遗忘的幕后英雄

战争结束后,胜利的喜悦弥漫在欧洲大陆。然而,弱国无外交。巴黎和会期间,那些为战胜国做出贡献的中国华工并没有享受到战胜国的国民待遇,他们的命运很长时间无人过问。1919年秋华工们被陆续遣返。除下落不明、明确记录死亡的华工,实际回到祖国的只有11万人,他们大多潜入人海,默默无闻;另有约3000多人选择在法国定居。

比利时里森索克军事公墓

一百多年过去了,华工们已相继去世。他们或带着遗憾长眠于地下,成为永远不能返回故土的游魂;或是带着委屈度过余生。庆幸的是,随着中华民族的富强,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,他们已不再被冷落、被遗忘,历史的尘埃终于被拂去,人们也终将捡拾起散落在沙滩上的片片记忆。

历史回响 魂返祖国挽神州

回首过去,华工军团的故事不仅是对战时无名英雄的纪念,更是对人类坚韧精神的礼赞,对和平永驻的向往。今天的我们,站在历史的肩膀上,应当铭记华工们的奉献和牺牲。他们的勇气和毅力,不仅在战争时助力了胜利,更在和平年代激励着后人。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,一战华工这段世界性的历史,必将在时代之中久久回响。

为了纪念一战时期这些远征者奔赴欧洲战场的历史,以及他们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贡献,威海市于2017年建成一战华工纪念馆。1917年,华工们从高丽码头登上邮轮远航欧洲;如今在其旧址上修建的“十”字形纪念馆,则成为了记录那段历史的独特标志,更是大海边永不忘却的纪念。

如今,站在威海这片土地上,海风依旧轻拂着海岸,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;海浪仍然轻拍着礁石,似乎在低吟着他们的牺牲。华工们的传奇,宛如这片大海,深邃且绵长,永远在我们心中荡漾。他们的名字,或许已被时间掩埋,但他们的精神,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卷中;他们的英魂,也一定早已回归祖国,与故乡的每一寸土地相融相依,永不分离。

上一篇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