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>网上展厅>威海老洋房
一战华工营

发布时间:2023年05月26日 10:37

信息来源:威海市档案馆

浏览次数:

一战华工营

华工营全景(1920年代)

老洋房资料

地   址:合庆饭店西侧

原用途:一战华工营房、驻威英军兵营

建造年代:1904年

损毁时间:1970年代

一战华工营位于合庆饭店西侧,大大小小的建筑有30余栋,占地93.345亩。该组建筑极其简陋,构成主体建筑的8个华工宿舍以及多组生活与工作配房,均为砖木框架结构,屋顶多由瓦棱铁皮铺盖,当地人称其为“洋铁房子”。

西侧看华工营(1920年代)

1904年,威海卫租借地殖民当局为招募赴南非采矿劳工修建了这处营地。威海卫作为南非华工出发港的计划落空之后,这所劳工营房便闲置起来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,英国迫于人力资源消耗巨大、兵员劳力极度匮乏的压力,于1916年来华招募华工从事战勤服务。招募基地便设在威海卫,而南非劳工营便成了一战华工营。

整装待发的华工(1917年)

华工营外挂“大英威海卫政府招工局”牌子。招工局内设机构除会计司外,华工事务所、军需处、警察局、医务处、翻译局等全设在华工内。应招华工到此后,先进行体格检查,凡患有21种病症中任何一种即视为不合格。不合格者付给回程路费和伙食费。体检合格的发放服装,编号登记、戴编号铜镯。组织编队,每15人为一班,班长(或称工头)通过民主方式推选。签订合同,合同期为三年,薪金分国内国外两期付给。普通华工,国内每月中国币10元,国外每天1法郎。一系列的程序完成之后,华工们主要以编队为单位进行队列与体能方面的训练。训练时间一两个月不等,主要看运送华工的船到威时间。华工出发前,每人给发一套行李物品,包括雨衣、夏季衫裤、冬衣、袜子等,并得领20元的津贴。自1916年底第一批华工在这里入住,至1918年4月最后一批华工的离开,在这里集结、登船的华工达44000多人。

华工营内的华工(1917年)

英国结束在华招工后,华工营又成为英军的营房。

收回威海卫后处于闲置状态。1938年以后的战乱时期,华工营建筑遭到严重破坏,门窗所剩无几。

来自上海的英国陆军,他们将住扎华工营避暑疗养(1927年)

新中国成立后,华工营西侧的部分建筑为驻军所用,其它大部分处于废弃状态,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仅剩下残垣断壁。改革开放后,景花园、威海宾馆、合庆饭店等一批高档酒店在此落成。


上一篇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