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>网上展厅>威海老洋房
共济会德恩垂会馆

发布时间:2023年01月20日 10:43

信息来源:威海市档案馆

浏览次数:

德恩垂共济会刘公岛会馆现貌(2022年)

老洋房资料

地   址:刘公岛邓公路

原用途:社团会所

现用途:闲置

建造年代:1910年

保护等级:省级文物保护单位

共济会是欧美规模最大、历史最悠久的民间组织,产生于英国并随其对外殖民扩张而散布于世界各地。英国租占威海卫后,到威海卫的英国人,特别是英国海军,有很多是共济会会员。1902年,共济会在刘公岛设立分会,称德恩垂共济会。该会成立之初,租用房屋做为活动场所。由于所租房屋年久失修,难以适应开展活动的需要,遂决定通过会员捐资,兴建自己的会馆。他们在原北洋海军提督署北墙外,租用一块土地,租期自1909年6月18日起共50年,在此进行工程建设。1910年5月完工,命名德恩垂会馆。当年6月6日举行了开业典礼。由于建成不久就出现一楼大厅拱梁断裂和冬季大雪压坏屋顶等问题,1911年不得不进行翻修,缩小了大厅里的拱门,拆除了楼顶女儿墙。

建后不久的德恩垂共济会刘公岛会馆(1910年)

德恩垂共济会会馆的落成,为会员提供了一个休闲、娱乐、社交的场所。里面的俱乐部,每天从上午11点起一直开放到午夜,给会员提供聚谈、宴饮的安静角落,帮那些远征殖民地的英国水兵聊解思乡之情。俱乐部制定了15条严格的管理章程,规定俱乐部成员和访客都必须是共济会会员。该会几乎每周都开一次例会,接受入会者的申请,批准会员的升级,研究会费开支,演练共济会的仪式程序。还根据外地分会的委托,代为受理其会员在威海卫驻扎期间的升级和入会申请。

改造后的德恩垂共济会刘公岛会馆(1911年)

1940年秋后,英国海军撤离刘公岛,德恩垂共济会随之转移到香港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,日军攻占香港,德恩垂共济会活动中止。1947年6月,该会在英国南部的费尔哈姆小镇重新成立,成为第一家在英国重新组织起来的远东共济会。至今,该会仍延续当年使用的中国传统方式,组织每年一度的会员集会。

德恩垂共济会刘公岛会馆西侧面(1911年)

新中国成立后,该建筑由驻军管理使用,后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而废弃。2013年,刘公岛管委对其进行翻修,改为接待用房,后来闲置。

德恩垂共济会刘公岛会馆东侧面(2010年)

该会馆建筑面积658平方米,为两层砖石结构,南面设外廊和圆柱支撑三角檐顶的门廊。其内部装修考究,一楼为娱乐室和餐厅,二楼为大礼拜堂。


上一篇 :